2020年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洪水猛兽般在祖国大地肆略。我院临危受命建立起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吹响抗击疫情的号角
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坚守下的数百昼夜,我可爱的同事们不畏生死、不计报酬,始终如一的屹立在抗疫不同战线,隔离病区不分昼夜的一线担当、预检分诊的零点守门人、实验室全身防护不曾言语的检验人、奔走协调的后援团···
2020年疫情燎原下的城市,寂静无声。但当我目送呼吸科胡主任带队奔赴孝感“作战”、听闻大学时的班长前往武汉驰援、学习委员更是代表国家前往非洲吉布提进行抗疫援助时,我内心深处发出最深切的呐喊,我要同他们一样去前线、去战斗!但是,我不能。
2007年我大学毕业便到医务科轮转留在了职能科室,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3年。有亲戚朋友问我,没干临床后悔吗?我总是笑着说不后悔,在哪里都可以为患者的健康作出贡献。可如今却被疫情动摇了我13年的想法,我犹豫了,我多想和胡主任他们一起,像我的同学们那样,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战斗在最前线啊。可是,我却不能!
没错,我不能同他们奔赴一线,但我仍然骄傲,因为事实证明这13年和我现在的坚守是值得的。
在这场抗疫最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质控办每隔一两个小时便要向上级汇报疫情最新的动态,24小时常驻待命,搭起一座信息桥梁,为两江新区和我院的决策部署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信息。而在这期间有两个病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是肯定了我13年不一样的坚守、不一样的一线。
2月13日,我清晰记得,是一个疫情下格外凄冷的冬夜。一名56岁的男子因疑似新冠收入了隔离病区进行医学观察,那天正好是我负责对他进行流行病学和行动轨迹的调查。同往常一样,我拨打了他的电话,可电话刚一接通没两句他就哭了起来,倾诉着他压抑的心事。他和妻子本是在龙头寺看守工地的宿舍居住,妻子长期瘫痪在床仅靠自己照料。现在自己被隔离在院,儿子刚从新疆回来隔离在家,他的妻子瘫痪在床,独身在凄冷无人的工地宿舍中无人照顾。而当时已经快晚上8点了,冬夜昏暗冷冽,因为疫情原因工地放假无人可以联系,妻子一个人不能言、不能食、不能走、不能入厕,没有了他就是失去了生存的希望啊而他的儿子心里同样十分着急,一直给我发信息询问父亲的情况,也十分担忧母亲的饮食起居,他说,唉,现如今真是感觉举目无亲、无能为力。
为此,经过努力联系协调,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工地照顾妻子。在两次核酸检查后,该男子也排除了疑似,但按照当时的规定还要去禾晨酒店隔离14天,虽然社区工作人员前往照顾了他的妻子,但妻子牵挂着他的安危这两天不吃不喝一直哭泣。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和儿子却焦虑得一直给我打电话哭诉、发信息寻求帮助,在长期的隔离下男子更是绝望意欲轻生,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一直耐心的劝导开导却无效果。有一瞬间我感觉这个家庭几乎要破灭了!
冬夜凄冷,疫情无情,但人心温暖。我一次又一次给主任诉明情况,主任也一次次的向院长寻求帮助。最后在新区领导的关心下,男子终于在2月15日离院回到工地和妻子团聚,他的儿子给我发来信息频频感谢。
这也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像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一样: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医者,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患者、安慰患者,常常觉得自己被需要,这就是这个职业带给我13年的最长久的坚守,这就是这个职业带给我的最满足的骄傲。
在2月14日情人节这天,本应充满温馨和爱意日子里到来的这第二位病人也是格外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一名高三学生,我通过流行病学和行动轨迹调查得知他因高三的学业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他的妈妈也是非常的担心,对新冠病情的未知、隔离病房的孤独,这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笼罩在我们医务人员、这位学生以及他家人的头上。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一直坚持陪伴着学生,不经意的说笑里安慰着他,我也在微信上安慰着他的母亲并一边打电话向上级请示,最终同意这名学生居家隔离,这名学生也在今年顺利的参加了高考。
这就是我们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在抗疫期间工作的缩影,也许我们做的都是不足挂齿琐碎的小事,工作没有惊天之举,但习总书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全国疫情之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离不开千千万万平凡人的默默奉献;医院能够完成上级赋予的疫情阻击任务,也离不开全院行政后勤和临床医技科室职工的共同奋斗。所以,我为参与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感到无比庆幸与骄傲。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大爱无疆这句座右铭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也会永远记得踏入校门看到的那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虽然我不能直接为患者诊疗减轻病痛,但我的岗位同样是在为广大患者服务。我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为始于13年骄傲,终于两江一院自豪。